不败的童话书被亚特兰大如此撕碎,阿隆索依然需要脚踏实地

很显然,这个赛季的勒沃库森是欧洲足坛的一个惊喜。

阿隆索的球队在德甲联赛不仅推翻了拜仁慕尼黑对于冠军的垄断地位,而且还是以赛季不败的战绩做到了这一点。

于是,一个故事这样顺理成章地开始了,那么,这个故事会以怎样的结局而落幕呢?
足球是人踢的,故事是人讲的,从上到下,必定有很多人希望看到勒沃库森继续拿下欧联杯和德国杯这两座冠军,从而让故事变得足够完美,就像莱斯特城上演英超冠军奇迹,梅西在35岁的年纪圆梦世界杯等等等等。

这无疑是最有流量的故事结局,但想要做到这一点,阿隆索的球队依然需要展现足够的实力,才能获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帮助。

否则,不败神话被打破,也会是一个流量不错的故事结局。



面对这场决赛,阿隆索还是做出了一些明显的调整。

比如在常规的3421体系里,他在右翼卫位置上使用了斯坦尼希奇,从而将弗林蓬的位置前推,而在中锋的位置上,他也没有使用希克或博尼费斯这样的常规选项,而是沿用了首回合对阵罗马的思路,摆出了维尔茨、阿德利和弗林蓬的组合。

那场比赛,勒沃库森在客场战胜了罗马。

从某种角度来说,先在后卫线上加码,保证自己顶住决赛自身和对手带来的压力,这是一个常见思路,但与此同时,用小个子的前场组合开局,这并不是一个合理思路。

因为球员的体能是逐渐衰减的,用小个子前场组合来开局,不利于打出对方的消耗,等到大个子球员不得不上场的时候,对手则可以用紧缩来对冲体力上的劣势。

所以,阿隆索在这个欧联杯决赛的开局,想要的可能是阿德利的这一点:



作为一名小个子球员,阿德利确实拥有更为出色的跑动和接应能力,能够给自己的中后场球员创造更多的出球点位。

但早在开局阶段,勒沃库森的后场球员就已经在压力不大的时候连续出错了:



阿隆索在战术里使用这样的后卫,注定会在高强度比赛里出现传接问题,这一点应该早在他的考虑之中,但是,当回撤帮忙的维尔茨、扎卡都在亚特兰大的逼抢中出现问题时,这就是一个局势危险的信号:







于是在第11分钟,亚特兰大利用勒沃库森的后场失误制造角球机会:





二次进攻里,卢克曼在后点完成破门:



按照常理来说,杯赛决赛率先进球,领先一方自然要略微回收,以此来抵抗对手即将而来的冲击作战,但亚特兰大没有如此行事。

加斯佩里尼打的就是点对点的对抗和压迫。

于是在此后的时间里,勒沃库森的后场失误还在持续出现,始终无法进入到联赛里通过轻松的传切打到前场的节奏当中:





尤其是在第19分钟,勒沃库森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连续从维尔茨到阿德利这条线路上完成抢断:





这是一个极为清晰的体系被对手针对性破坏的局势。

在这段时间里,勒沃库森唯一的反制手段就在弗林蓬这一点,只要传球质量足够,弗林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突击能力给对手制造足够的压力: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样的点位太少了。

和勒沃库森相比,亚特兰大的体系就和他们完全不同。从进攻的角度来说,亚特兰大夺回球权的方式当然非常积极,就像英格兰和德国球队一样,在中前场充分打出逼抢和压迫,但在人员布置上,亚特兰大其实仍然带有浓厚的意大利球队的特色:

前锋的重要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亚特兰大的343体系里,斯卡马卡作为中锋,在身板的保障下有着很好的做球和策应能力,这是亚特兰大在上半场末段撑住的原因之一:







德凯特拉雷也能在肋部和边路充当一个小型支点,开局阶段就是他率先打出了优势:



至于卢克曼,他在20分钟前后就已经打出了塔普索巴的胆怯:





于是在第26分钟,他打进了第二球:



所以,这是很清晰的三个前锋的布置,而且三个前锋在不同的方式、区域和时间段支撑球队,从而给勒沃库森原本用于给中前场和进攻兜底的黑人后场带来了巨大的消耗。

反倒是来自德国的勒沃库森,这场比赛前锋素质少之又少,这使得他们在后场失误不断的情况下,也没可能用长球直接联系到锋线,从而绕过亚特兰大的逼抢,以此脱困:









如此行事的结果,只会是勒沃库森的前场球员输掉身体。

于是在上半场末段,是弗林蓬连续干活,扮演突前球员,从而让勒沃库森打到了前场:







有了几次肋部进攻的作业:





也有了让扎卡远射的空间:



但在这之前的消耗与对抗,让这些球员在最后一下处理时已经没有了体能的支撑。

所以,勒沃库森的问题出在首发,出自阿隆索用小个子前场球员开场的思路。

半场回来,阿隆索用博尼费斯换下斯坦尼希奇。比分落后,后场加码没有意义,所以换上中锋的同时,也将弗林蓬拉回右翼卫的位置,回归常规体系。

然而,加斯佩里尼显然算准了他的这一步,所以下半场的亚特兰大不仅压缩阵线,开始封堵空间,而且加斯佩里尼还用斯卡尔维尼换下了科拉希纳茨,让亚特兰大在后场的身板进一步加厚。

如此一来,阿隆索上中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你以此为基点,投入到进攻的人手越多,亚特兰大打反击的空间就会越大。

毕竟,亚特兰大才是比分领先,占据主动的一方。

于是,在阿隆索的调整起效之前,亚特兰大就通过左路的进攻打出了威胁:





等到勒沃库森在55分钟之后进入常规轨道,在前场充分施压的时候,德凯特拉雷可以在防下一个球之后:



被加斯佩里尼用帕萨利奇立刻换下,进一步加强中后场。

然后,勒沃库森的进攻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第67分钟,亚特兰大防下维尔茨的传球,将球快速打到左路,卢克曼在塔普索巴的身上拿到犯规:



这一球,从阿隆索的视角来看,他只能认为进攻失败的原因是维尔茨的出球点位不够多,所以他只能在此后继续换上更多的进攻球员。

然而致命的点位是塔普索巴,他已经在此前的比赛和这一次的防守中,用身体说明了,他防不住卢克曼。

然而在0-2的比分前,阿隆索已经无暇顾及他发出的信号。

于是在第75分钟,帕萨利奇断球的时候,勒沃库森在球线之后,只剩下了四名防守球员:



在这一球中,斯卡马卡的带球方向很有讲究,他没有第一时刻传到左路,而是在向前的过程中不断地用向右侧的试探来吸引防守球员向他靠拢,在最后时刻用横传找到卢克曼。

那个时候,塔普索巴已经孤立无援:



此球一进,比赛就已经结束了。

卢克曼在这场决赛上演帽子戏法,那么在对位上,塔普索巴显然难辞其咎,这一点是毫无悬念的,但是,足球比赛的胜负从来不是一个位置上的对位成败这么简单。

阿隆索的后场三黑三高,这已然是常规体系,那么决赛场上,塔普索巴外侧摆上斯坦尼希奇,这是很清晰的先扛后打的思路,这一点没有问题,有问题的环节出在向前。

用阿德利,本质上是相信自己用快传、快接就可以通过中场,穿越对手的逼抢,这是相当理想化的思路,这也是他在这场决赛用小个子前场球员开局的原因,然而在杯赛决赛的强度下,在对手用盯人和对抗的限制下,你的维尔茨还能把球传好吗?你的阿德利还能把球接好吗?

当战术板上的设想正在失效的时候,你的向前Plan B在哪里?



前不久,我们在提到阿隆索的问题时,就说到过他和格拉斯纳这一套3421,命门在对手的双前锋素质。

今天的亚特兰大,斯卡马卡面向左边,就是他和卢克曼的双前锋组合;斯卡马卡面向右边,就是他和德凯特拉雷的双前锋组合。前一个组合能打,后一个组合能支,亚特兰大前60分钟用这两个双前锋组合创建优势,后30分钟用一个双前锋组合予以反制,成功地掐准了勒沃库森的软肋。

所以,这场欧联杯决赛的失利值得阿隆索深刻反思,因为作为一个势必要执教顶级豪门的年轻主教练,不能只会用虐菜的方式收割联赛冠军。

毕竟,不是每年都有一个这么菜的拜仁来做你的陪衬的。



热门赛事更多 >
欧洲杯HOT NEWS
更多 +
栏目ID=17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球员百科HOT NEWS
更多 +
栏目ID=1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